来源: admin
发布日期:2016-12-13
浏览次数:
根据《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精神,本工作室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连云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打造引领全市思想政治学科的高素质名师工作团队,整体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推动连云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室主持人:
蒋捍,男,省特级教师,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新海高级中学副校长;市“333”培养对象;获得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二等奖;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
三、工作室成员:
1 | 张强 | 东海第二中学 |
2 | 祁建军 | 东海高级中学 |
3 | 李凤君 | 东海高级中学 |
4 | 潘海东 | 灌南高级中学 |
5 | 张允照 |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
6 | 唐宽义 |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
7 | 武兴华 |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
8 | 张金如 | 连云港高级中学 |
9 | 陈学忠 | 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
10 | 蒋红娟 |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
11 | 李健 |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
12 | 韦霞 |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
13 | 崔维云 | 赣榆高级中学 |
14 | 徐修彬 | 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 |
15 | 焦克霆 | 灌云县杨集中学 |
16 | 窦育国 | 赣榆县第一中学 |
17 | 许开红 | 东海县第二中学 |
18 | 张庭善 | 新浦区教育局教研室 |
19 | 薛家平 |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
20 | 朱正斌 | 赣榆县实验中学 |
21 | 熊晓明 | 连云港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
四、主要工作目标
1.开辟“蒋捍工作室”网页,在网络环境下探讨研究中学政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网页分为“风采档案”、“教学案例”、“教育研讨会”、“师路心语”、“周末在线”等专题栏目,上传相关文章。栏目可不定期更新。我们计划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名师在线主持”,确定相关主题在网上开展在线研讨。发挥名师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
2.名师及成员开设示范课和讲座。 2011年11月18日,新海高级中学;2011年11月21日,东海高级中学。
3.组织优秀骨干教师“送培下乡”、“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
4.确立研究的课题并立项,做好课题的分工组织工作。
(1)三年内至少要完成一个省级以上规划、教研立项课题或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
专著是由主持人主编,成员参编,全是中学政治教师广泛参与的集体科研成果的论文集,名叫《适者生成》,主要阐述“适应学生的教学”教学思想,介绍各地、各校实施“适应学生的教学”的生动实践。
(2)每年要主持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或完成市教育局布置的一个科研课题,并在市级以上主流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5篇。(全员参与,积极申报)
市“十二五”规划课题选题指南(摘要)
素质教育研究: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略研究;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利用研究;素质教育视域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素质教育理论创新研究;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环境教育有效性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研究;以班为本心理辅导范式研究;养成教育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德育与心理辅导研究;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研究;学生心理障碍归因与对策研究等。
新课程改革研究:“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个性化教学模式科学化研究;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机制研究;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策略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学科高效课堂研究;网络环境下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网络课程开发研究等。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法的研究;学科课程建设研究;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行为的问题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案、学案、巩固案”优化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等。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校本研训模式研究;港城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名师(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创新研究
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关于课题申报的相关要求,“十二五”课题将采取分期申报、分期立项的办法,2011年5月份启动第一次申报,约占“十二五”期间总立项数的50%,2012、2013、2014年逐年申报。
研究周期1年以上的为中长期课题,1年以内的为短期课题。
5. 开展“五深入”工程:深入理论学习,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深入课堂,每年上一节公开课;深入学校,每年作一次专题讲座;深入思考,每年发表1篇论文;深入研究,开展1项课题研究。(全员参与,主持人考核)
6.协助市教育局开展好“青蓝课程”、“网络培训”、“名师送培”等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
7.年终将开展一次大型教育教学研讨会。
8.名师工作室与市内一所学校开展一对一结对活动,通过结对活动以及工作室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共同成长。
航标在前方,船已起航,我们工作室的所有成员豪情满怀,感谢教育局领导给大家提供的肥沃的土壤、成长的舞台。我们要努力做个智者、行者、学者,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提升专业水平、投身教学实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们工作室每个成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大家团结和谐地凝聚在一起,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开辟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的奇迹在每一节课,教育的故事在每一瞬间。让我们努力地践行,让我们幸福地成长,让我们都成为有思想的名师! 2011.05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