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11-19

浏览次数:

做一个内心平静的班主任-----读于洁《我就想做班主任》有感

看得见鲜花招引着蝴蝶,却看不见狂风暴雨后的残枝碎叶。成功的班主任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表面光鲜,老班主任不比新班主任面临的问题要少,只不过老班主任在解决问题上比新班主任更加的熟悉解决问题的流程,在解决问题时效率更高并能抓住要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我一部分疑惑,原来我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是老班主任面临的问题,原来我认为难解的问题在老班主任那边也是难题。

明白了这个心态也就不再慌张,问题层出不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就不再对出现的问题有抵触情绪了,学生的违纪、早恋,就先去接受然后去处理就行了。当然防患于未然,有些事情需要防而后才是治理。

教育没有艺术,也没有技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这就是于老师一直宣传的教育信条。教育美好和艰难并存,美好在于学生对你的反馈,一张小纸条,一颗纯粹的心。艰难在于学生对你真心是建立在你对学生的默默付出上的,这种付出往往伴随的就是艰难。很欣赏于老师能在书里说我不愿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愿做一盏灯,给我供电,我就发光。老师在做好教育前是一个鲜活的人啊,所以在做好教育之前,老师应该先照顾好自己。

书中提到了很多案例,对新班主任的心理上是一种安慰,安慰新教师不要慌张,慢慢来,并且在新教师解决问题上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在这里你能读到的是一个个也正在你班级里发生的活生生例子,在这里你会发现班主任也是人,也会因为各种事情纷至沓来而疲于应对,问题那么多,上课、备课、检查、活动、会议,再有学生出现问题需要你解决时候,情绪就容易变得控制不住,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让自己的心先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而不是冲着出现问题的学生大喊大叫,或者胡乱的骂一通完事,最后以一句你回去吧收尾,学生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自己花的时间精力并没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效解决不如让学生坐下聊一下这问题,老师和学生都能静下来思考下这个问题原因到底出在哪里,该怎么解决。

把班主任喻为一盏电灯,给我供电,照亮别人,而不是一根蜡烛,虽然蜡炬成灰泪始干很伟大但等到燃烧完自己,生命也到了尽头。那么多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去解决,光是学生的成绩就很让班主任头痛,但是确实是一个巴掌,五根手指,做不到每根手指都是等长的,学生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有些光并没有在学习上常亮,在其他的地方也值得班主任去等一下,看看学生的闪光之处,然后班主任要做的就是狠狠地表扬,原来他也有那么优秀的一面,所以学会对自己的学生知足。

如果我看不到这个学生任何的闪光之处呢?我不能拿你怎么样,我只能拿你当儿子。立情,我觉得这才是最难做到,它对于管理上升了一个境界,捧着一颗真心,让学生去感受,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感受学生,移情到学生身上。

云中谁寄锦书来,于老师在感化教育学生时候,并不是传统的单一的说教,有时候语言太苍白,她落实在文字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给学生写期末评语,以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一点真是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刚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班主任,也透过这本书尝试着利用书中的一些案例来给自己的班级日常管理照进一点光,曾经就效仿这种方法给学生写了几张鼓励的小纸条,那几个学生是班级里的艺术生,对文化课不是特别重视,因为有一次数学课听课特别认真,并且主动地回答问题,我在第二天晨读就写了几个小纸条递给他们,结果上课时候感觉他们的眼睛都在发光一样,不能说一张小纸条能够改变一个学生长久以来的一些习惯,但是是有效的,在这个电子时代的大背景下,纸短情长,或许文字比语言更能振奋人心吧。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能够读到于老师的书,书中文字让我这个初入职场的班主任感觉心安,当心里彷徨或者迷茫的时候,静下心来,看看于老师平时能够遇到的各种问题,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去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感觉和于老师在同行,在班主任这条路上并不孤独,这种感觉真好。

                                                                       颜培振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