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7-01-04
浏览次数:
我在摩罗的《为幸福而哭泣》里,看到了李圣珍老师的故事:李老师在家里收留了很多被社会和家长抛弃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有自闭症,有的有恐惧症,有的有忧郁症。李老师把他们收留在家里,按照每个人不同的痛苦与伤害,给他们以不同的调节和救治。对于自信心被摧毁的,她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恢复他的自信,对于心怀恐惧没法睡觉的,她陪着孩子睡,整个晚上都抓着孩子的手,让他体会到安全和塌实。对于不堪人生重负,只想早日摆脱的,她一边爱抚一边说:“你要想进天堂,我就陪你进天堂,你要下地狱,我就跟你一起下地狱。”所有的孩子都被她的爱所包容、所抚慰、所感化、所拯救。
很多人都羡慕李老师,把很多孩子都送上了理想的好大学,但这只是表象。李老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者,她是一个得道的教育者,懂得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懂得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陪着孩子睡觉,整个晚上都抓着孩子的手,跟孩子一起“进天堂下地狱”,都生动地诠释了这个主题: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你只需要在那里,陪着孩子,慢慢地注视着,目光柔和,充满爱意和关切,雾霾就会慢慢消失,阳光会慢慢回到孩子的脸上,微笑会回来,爱也会回来。
在巴学园里,小豆豆因为过于淘气而不得不从一所学校退学,在进入巴学园之前,小林校长和小豆豆进行了第一次交谈。这次谈话给小豆豆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小林校长四个小时“探着身子非常认真地听”,“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没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示”,让小豆豆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关爱的幸福,黑柳彻子接着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但现在有了这样一位校长,心里就感到踏实、温暖,心情也愉快了。
这个小林校长,就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
一个年轻的小号手被征召上战场。回到家里,却发现未婚妻已经跟别人结婚了,小号手痛苦至极,离开家乡四处漂泊,他的小号声忧伤而凄婉。有一天,小号手来到一个国家,国王听到他的号声充满了忧伤,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小号手吹号。日复一日,只要号声一响,人们便聚拢来默默地听着。就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号手的号声已经变得不那么忧伤哀痛,而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机勃勃了。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也是陪伴的力量,不需要言语。
我一直记得中学时候的一位同学,传说她的母亲每天晚上都在她的书房陪着她学习。我的同学后来考上了北大,毕业后到了哈佛,负责哈佛的基金管理。我后来还有机会亲眼看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同学的母亲,一位南京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培养出两个孩子,都是北大经济系的高材生。
我们学校里,老师们对孩子们的陪伴,几乎是around the clock,全天候的。早上5点50,我会站在高三的楼下,看着孩子们跑着进教室。住校生6点的早读,其实来的早的很多5点50就开始了,我六点钟开始巡班。一个楼层一个楼层地转,每个楼层我会到每个班级里看看,每个班级里我会仔细看看有没有坐姿不端正,诵读没有激情的同学,用眼神或者手势传递我需要传递的信息。上课开始,我们值班老师也会巡视班级上课情况,遇到上课睡觉或者做其他小动作的,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提醒。午休有值班老师,晚自习也有值班老师负责。晚就寝是最难管理的。我们要巡视三次,一次是10点10分熄灯前,我们会逐个寝室查看,看有没有没有及时回寝室的,有没有不抓紧时间洗涮的,看看地上有没有乱扔的垃圾,看看学生们有没有问题反馈。10点10分熄灯后我们会再看一边,提醒孩子们安静下来,早点休息。11点的时候,几个住校的年轻老师还会查一次。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日常陪伴。我常常在值班QQ群里说,Being there is the best policy ofeducation,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声。在我们的一个班级里,每天都有一个家长到教室陪孩子们上晚自习,这是处于高度的自觉,而不是强迫。这个班级就是年级发展最好的班级之一。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是不懂得如何做父母的。他们以一颗冷漠的心,用堂而皇之的借口,把孩子们送上了不归路。我们的老师也不懂得如何做教育,他们同样用一颗冷漠的心,用“唯分数论”,把孩子们拒之千里之外。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的主题,在当下,不仅没有变淡,反而变得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我们更多的重视。
陪伴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父母的陪伴,老师的陪伴,亲友的陪伴,同学的陪伴,甚至一只小动物的陪伴,甚至好的书籍的陪伴,都会对一个心理孤单的人,自闭的人,恐惧的人,郁闷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陪伴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说话,“Just being there to listen is more meaningfulthan words will ever express”,一个安慰的眼神,一个轻轻的触摸,一个小小的拥抱,都胜过成吨的言语。
甚至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你只需要在那里,静静地倾听就好,就像那个“探着身子非常认真地听”的小林校长,就像那些听着小号手吹奏忧伤音乐的国王的臣民。
——高三年级部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