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连云港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4-11-05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1+3”高品质课堂教学理念,促进连高共同体生命课堂范式的落实,稳步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每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创新精神和教学热情,9月25日—10月25日我校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学科校内公开课活动,各位老师踊跃参加,课堂精彩纷呈。
语文组
我校于第四周开展语文组校内公开课活动,高一高莉莉、高二杨爽、高三李欣三位老师认真准备,精心打磨,呈现了3节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魅力课堂。10月14日语文组进行公开课反馈研讨,从授课老师说课、听课老师评课及吴校长依标教学解读三个方面进行教研探讨,会议由徐丽老师主持。
首先,三位老师说课。李欣老师通过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规律灵活解读文言文中各类名词的活用现象,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杨爽老师重点讲解《大卫.科波菲尔》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的视角进行创作,角度新颖,设计独特;高莉莉老师授课《师说》第二课时,文言并举,解决重点词语及句式,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高“从师”重要性的认知。
其次,听课老师踊跃评课。曾庆安、乔倩倩、张靖丽、高莉莉、纪祥玉、殷晓珍、牛丽、徐丽等分别发言。现摘录部分评课内容如下:
优点: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尊重学生特殊性,课程设置环环相扣,衔接自然,节奏紧凑,知识点比较丰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提高学生认知,通过比较和探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意识,三位老师都有设计合理的板书。
建议:知己(做到冷静理智的情绪管理);知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知书(深入独到的文本解读);知法(灵活自然的教学实施,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最终还是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接着,任涛主任深入解读依标教学关键词,对“情境、任务、学习、评价”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强调以学为主、当堂检测的重要性,围绕学习目标维度中心点,真正完成某种情境下的学习目标,一切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有所收获。
最后,吴海军副校长结合全市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依标教学展评活动做总结发言,重视对文本的深度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完善展示,真正培养学生真阅读、真学习、真思考的语文素养。吴校长肯定年轻教师的成长进步,鼓励大家珍惜机会,磨炼自己,提升素养,脱颖而出,抱团成长。
数学组
10月15日下午第一节课在高三会议室举行了数学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围绕校内公开课三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首先,三位授课老师分别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反思进行总结,高一颜培振老师课题是《对数的单调性》,高三李超老师课题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一轮复习,高三吕爽老师的课题是《三角恒等变换》一轮复习。
然后,数学组听课老师对上课的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老师们不仅指出了三位老师上课的闪光点,同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归纳如下:
闪光点:①根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公式抛给学生让其记忆,而是改变传统的讲授,为学生创造一些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合作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深入理解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②都用了问题串教学,三位老师都使用了多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所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目标明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彰显了教师助学导学的引领作用。③课堂活动形式多样。除了提问和精讲点拨之外,还有问题串引导下的学生深思、教师巡视时与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学生到黑板进行板演展示、同学间的点评纠错等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动起来,老师的整节课的节奏也很紧凑。
建议:①设计好板书和副板书,关键的概念知识点整节课都要保留,最后归纳提升时正好可以充分利用,例题的板书可以给学生示范。②新授课中,概念公式给出后可以通过几个小题进行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公式的关键点。③在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对涉及的数学知识反思、对数学思想方法反思、对解题过程反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原理与思维的二次学习!
最后,单如恒副校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三的一轮复习和高一高二新授课进行了布置与指导。
英语组
10月14日下午,在连云港高级中学高二报告厅举行了“研思赋新能,减负促提升”主题教研暨学校公开课评课活动。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有特级教师王丽爱老师和全体英语组教师,会议由顾茜茜老师主持。
一、说课环节——巧设情境,寓教于乐,稳扎稳打
高一年级高晓航老师公开课内容为《B1U3 Integrated skills》。高老师首先根据高山流水导入本单元,让学生感受友谊之美,随后呈现教学目标(听、说、读、写)。链接视频,让学生通过“看”获取信息,并思考朋友的品质是什么,学生的产出和教师列举的品质双向并行。
高二年级贾政老师公开课内容为《XB2U4 Reading》。贾老师本堂课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抓手,强调了教师应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基于已有的知识,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意义的探究,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扎实稳进地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高三年级杜尚睿老师公开课内容为一轮复习《B2U2 Be sporty, be healthy读后续写》。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并记忆安慰与激励的表达;用所学表达写一篇安慰和激励好朋友健康运动的日记。本节课主要是单元主题的串联,读后续写语料的填充与再应用。
二、评课——亮点纷呈,思维碰撞,气氛热烈
赵斯茜老师从宏观到具体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指出高老师能够以听促学,教学指向性明确,通过听、读、看进行铺垫,到用写进行产出,同时提供语言支架。无论是在听力过程,还是阅读语篇环节,教师都能够助学导学,利用听前预测、听中复听、听后练习,辅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和分析语篇能力,为最后的写的输出进行铺垫。
李珊珊老师赞同贾老师的情境教学和任务型驱动,分析语篇结构到在黑板上画出结构图引导学生思维提升,教师通过what、why和how三个层面梳理语篇结构,并且辅以可视化AI,让学生为机器人写一篇简历,不仅联系了本单元主题,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在播放video的时候可以更加明确播放视频的目的,同时可以在学生预测内容时候,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生成的内容会更好。
颜伟老师从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多个层面对杜老师的上课的输入和课堂生成进行点评。严老师认为杜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状态积极,认真聆听,积极投入,气氛活泼,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颜老师也提出可以运用本单元应用文体裁,更贴近学生生活状态。
最后王丽爱主任为我们做最后的教研总结。王老师语气中带有欣喜地说道,能够看到本次上课的三个年级教师都做到了以学定教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助学导学作用,把教与学落实到“学”。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亮点和智慧,尤其是真实语境的设置,切实落实了新高考“无情境不命题”,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稳扎稳打做了铺垫。本次校公开课,英语组全体教师积极听课,研讨氛围热烈,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提升自我道路上坚实迈进,为连云港高级中学贡献自己的教育智慧。
物理组
本学期开学第六周开展物理校级公开课活动,物理组三个年级各位上课教师充分准备、精心打磨,展示出了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丰富的教学智慧,评课的教师在听课结束及时给出本节课的教学建议与对应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考点”的核心问题与教学设计进一步落到实处。
高一李银老师《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知识结构体系完整,节奏自然顺畅,学生调动充分,课堂氛围师生配合积极有效。评课环节主要提出的关注点包括问题的设置、语言表达准确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
高二吕恒云老师《回旋加速器》教学目标定位清晰准确,课堂用语简练而严谨,实验可视化进行投屏展演,学生参与度高,充满对物理学习积极性,能够用实验方法验证学生猜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高三李明谨老师《带电粒子的电场中的运动》这节课能够以任务驱动,以问题导学,将一轮复习中的知识梳理、考点强化,重难点的突破逐步落实,以生为主,导学案的设置体现连高共同体生命课堂的要义,通过导、展、评几个环节暴露问题并进行生生点评、师生点评,学生循序渐进,各有所获。
本次公开课活动体现出物理组上课教师能够聚焦核心素养,以学为中心,突出核心素养各要素的落实,聚焦单元整体,围绕大情景、大任务,扎实有序实施教学活动,整合教材资源,因材施教,彰显教育智慧,通过展示课共同研讨“连高共同体生命课堂”的课堂教学范式以及其精神内涵,以学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舞台的中央,践行“1+3”高品质课堂教学理念,将高效课堂落到实处,为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化学组
我校化学组公开课活动分别是高一年级刘雨晴老师开设《氧化还原反应》,高二年级王启萌老师开设《盐类的水解》,高三年级王晴开设《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三位老师以“连高共同体生命课堂范式”为模板,紧扣江苏高考主题,拓展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三位教师都精心准备,与学生互动,注重课堂生成性,体现化学学科的魅力,展现“生命课堂”的教学特点。
高一年级刘雨晴老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课例展示,刘老师结合高一年级的学生特点,以兴趣为抓手,设计月饼包装内部干燥剂的反应原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高二年级王启萌老师进行《盐类的水解》的课例展示,王老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工艺为授课背景,从演示实验到分组实验,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详细讲解了部分盐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高三年级王晴老师进行《化物为电、智造能源、探秘原电池—原理、应用与创新》的课例展示,王老师结合高三学生的特点,课程结合近年来高考趋势,设计由浅入深,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授课教师们充分重视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呈现出一堂堂高水准的精彩课堂。听课教师积极听课,认真学习,对标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印证,进行着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课后,教师们积极参与评课,聚焦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角度不同,见解独到。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出浓烈的教研氛围。
生物组
高一魏本帅老师执教《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整节课从生活出发,把握学情,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连高共同体生命课程范式。课型完整,深透了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知识的传授注重逻辑性、关联性、发散性,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高二教师宣萱执教《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本节课以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脉络展开,以解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实验步骤”“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数方法”“记录表的设计方法”三点任务为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作出假设,引出实验的操作,能够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行感受实验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掌握实验步骤,与此同时将实验材料用具搬到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酵母菌培养液取样滴加的过程,更能有效的解决血球计数板结构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结合视频和讲解让学生自行总结抽样检测法的计数方法,再由教师总结计数公式,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最后展现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图片及表格数据,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数据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曲线变化,呼应假设,总结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课堂氛围比较好,学生们课堂参与度比较高,很好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
高三孔伟老师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视频导入本节课,然后引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萨顿,通过让学生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体会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并对使用的类比推理法做简单介绍。因为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需要实验验证,由此引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复习假说演绎法的具体过程,探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结论。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更多优秀教师的涌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高中生物教学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历史组
历史组在本学期开学第八周举行了校级公开课活动,由高一年级陶芮老师和高三年级唐晓文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公开课。
陶芮老师在高一9班开设了题为《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的公开课。陶老师以“宋元崖山海战”导入,视角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陶老师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使用,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置从基础抓起,着眼于课本,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阅读课本,把课本内容落到了实处。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充分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利用了地图,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唐晓文老师在高三15班执教了题为《古代非洲与美洲》一课的一轮复习公开课。唐老师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的思维导图落实了该课的必备知识,接着以2024届高三一模卷的最后一道材料题训练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唐老师的课堂注重联系,不仅讲必修而且结合了选必修的内容,带领学生回忆相关史实,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针对具体学情,让学生自主分析讲解题目并且关注学生解题方法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重在落实、回归课本、及时反思。
地理组
连云港高级中学地理组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别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体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地理知识的盛宴。
高一年级周慧老师以《水循环》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周老师巧妙地将连云港近期发生的内涝新闻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们从水循环的角度探讨城市内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们对水循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他们意识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周老师还介绍了连高校园内的“海绵校园”设计理念,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在校园建设中应用水循环原理,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二年级唐罗老师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中,同样展现出了独特的教学魅力。唐老师设计了一场由学生扮演的情景剧,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生动地演示了几种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过程。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复杂的天气系统知识。此外,唐老师还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的环节,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逻辑清晰的讨论流程,确保了课堂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高三年级李鹏程老师则在《海水的运动》一课中,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李老师利用模拟实验,巧妙地引出了洋流的几种成因及影响因素,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提升了地理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此外,李老师还利用简图还原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洋流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绘图能力。李老师紧扣教材内容,回归课本进行创作,为高三学生的地理复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次公开课活动不仅展示了连云港高级中学地理组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采,还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地理组的老师们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学生们带来更多优质、高效的地理课程。
课课用心、课课精心。教无止境,学亦有益。本次公开课展示活动不仅为大家奉上一场异彩纷呈的教育盛宴,更会带来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有效架起教师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携手前进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