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4-03-05
浏览次数:
01概念
投射效应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概念,他认为个体会倾向于将自己的内在冲突、情感或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应对自己的心理压力和不安。这种投射会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02表现
1. 愿望投射: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的投射现象。比如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希望并相信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会给以好评,结果他就把老师一般性的评语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2. 相同投射: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因为彼此之间并不了解,所以很容易发生相同投射,这时我们就会不自觉地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对对方做出判断。比如,当自己感到冷时,会觉得人家也冷,所以就会马上把空调的温度调高或者把电暖风打开。
3. 情感投射:通常,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会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对方优点多。相反,对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则会越看越讨厌。于是,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人就会过度地赞扬,甚至是吹捧,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会严厉地指责甚至肆意地诽谤。这样的投射会让我们失去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很容易导致主观臆断,陷入偏见中。在爱情中,表现为“情人眼里出西施。”
03例子
1. 诸葛亮送司马懿巾帼和衣裙,试图激怒他出战,这是基于对司马懿性格的投射。而司马懿则认为诸葛亮此举是因为已无计可施,同样是对诸葛亮心理的投射。尽管这种投射帮助双方制定战略,但也可能因误差导致误判。
2. 西方人可能认为亚洲人文化保守,而亚洲人则可能认为西方人过于开放。这种评价往往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属于文化投射效应。
3. 小吴是一名优秀的画家,他总认为自己的绘画技巧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评价他人的作品时往往过于苛刻。他将自己的绘画能力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忽视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进步空间。
04启示
1. 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人身上,要积极地进行沟通。
2. 对与他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有些看法可能只是来自他自己的主观感受,他觉得我们就是那样的,而我们并不是。
3. 要积极干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察觉到自己讨厌一个人时,一定要提前干预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减少恶意和扭曲的想法,及时进行改正。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