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3-11-06

浏览次数:

冒牌者综合征

01什么是“冒牌者综合征”

 心理学家Suzanne Imes博士和Pauline Rose Clance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深入研究了“冒名顶替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在那些无法内化和接受自己的成功的高成就者中。

 在他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那些在各领域出类拔萃的女性(包括150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常常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她们总觉得自己是“骗子”,似乎并没有外界所认为的那般聪慧和有能力,常常产生诸如“学校录取我可能是教授们的误判,我获得这个学位只是运气好”的想法。

 这些杰出的女性往往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s),如运气或他人的帮助,而非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她们担心有一天“真相”会被揭露,自己的“真面目”会被众人知晓。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进一步证实,这种心理状态并非仅限于女性或特定领域,无论性别、职业背景如何,人们都有可能经历这种深层的自我怀疑和不安。

640 (21).png

 当一个人面临与成就相关的任务时,TA会感到焦虑、自我怀疑和担忧;这种情绪可能会促使TA对任务进行过度的准备或者拖延任务的进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任务完成后,TA会暂时感到一阵解脱,同时通过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对任务进行了过度准备)或运气(对任务进行了拖延)来贬低任何积极的反馈;解脱的感觉最终消散,这样的“冒名顶替综合症患者”会开始觉得自己像个骗子怀疑自己,并可能开始感到沮丧或焦虑。

 上述的过程,会循环往复。

02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

 心理学家Gravois2007年发现,70%的人都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经历至少一次当“冒名顶替者(impostor)”的感受。因此,当你经历了“冒名顶替综合症”,并不需要过分焦虑担心,因为你并不孤单。

 许多杰出的人物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自我怀疑。例如,电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在公开采访中就坦言:“每当我付出更多努力并取得更大进步时,我的自我怀疑感就越发强烈,我总觉得自己像是个‘骗子’。”

 就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表现出过这样的症状。在爱因斯坦逝世的前几年,他曾多次向朋友吐露心声:“我一生的工作被人为夸大了,这让我感觉极其不自在。我总是把自己看作一个无意的骗子。”


上一篇:螃蟹效应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