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3-06-12

浏览次数:

情绪的吞钩现象

 情绪是需要表达的,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情绪,即便这样做非常痛苦,他们也不愿为情绪寻找出口。这种情况被称为情绪的“吞钩现象”,这种现象是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发现的。阿德勒平时有钓鱼的爱好,他在钓鱼时注意到鱼儿在咬钩之后,会因为疼痛而疯狂挣扎,可越是挣扎它们就会将尖利的鱼钩咬得越紧,最后便会被人轻易钓上来。

31.jpg

 这本是一个十分普通的现象,却引起了阿德勒的深思。他从鱼儿看似愚蠢的行为联想到了人们的情绪表现:有很多人陷入负面情绪后,不知该如何调节,又不愿意向他人表达,结果就会像吞钩的鱼儿一样,在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这不但会引发各种身心问题,还可能导致情绪突然崩溃,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曾经有一则“女子在地铁情绪崩溃大哭”的新闻引发了普遍的关注,这名女子平时工作压力太大,又要兼顾家庭,身心极度疲倦,积累了不少负面情绪,但一直没有机会疏解。在连续加班一个月后,女子在回家的地铁上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幸好一个地铁工作人员给了她及时的安慰,用体贴的话语和温暖的拥抱使她慢慢恢复了平静。

 发生在这个女子身上的正是情绪的吞钩现象,它提醒我们要及时给负面情绪找到出口,如果已经感受到强烈的负面情绪,就应当积极寻求自救,要适当地表达情绪、释放情绪,切莫像绝望的鱼儿一样在痛苦中无助地挣扎。

 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表达情绪的三步法。

 第一步:准确地辨认情绪仅仅察觉情绪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情绪进行辨认。这种辨认不能想当然,不能草率地说“我觉得自己很生气”“我很难过等,而应当先了解各种情绪的特点,再进行认真的分辨,这样才能认出自己具有的是什么样的负面情绪,并能够摸索出处理这种情绪的最佳方法。

 第二步:具体地描述情绪在清楚辨认情绪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描述自己的情绪。在描述时不要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如“还可以”“不太好”“很糟糕”等,这些词语不利于他人理解我们的情绪。

 因此,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比如,情绪“糟糕”可以具体描述为“生气”“愤怒”“伤心”“悲伤”“痛苦”“沉痛”等,但应该选用哪一个词语,要根据自己在当时当地的情绪状态来决定。

 第三步:适当地表达情绪在学会描述情绪之后,我们就可以勇敢地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了。此时要注意突破心理关,不要总觉得表达情绪会招来他人的嘲笑或反感,事实上,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会让他人有一种坦诚、可靠的感觉,对人际关系的维系、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在表达情绪时,我们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比如在激动时就不适合向他人表达情绪,以免出口伤人或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我们应当等强烈的情绪逐渐平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再选择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上一篇:门口效应
下一篇:食盐效应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