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连云港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4-02-01
浏览次数:
一、何为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在年龄、身体或人数等方面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另一方以各种方式进行欺压、侮辱等恶性行为,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失等。需要注意的是,人身伤害并不要求造成受害者伤残或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后果,只要受害者感到身体疼痛即可;精神损害也并不要求造成受害者精神疾病,只要受害者切实感受到精神恐惧、痛苦即可。
二、校园欺凌的类型
1. 肢体欺凌
通过肢体来实施欺凌,比如,以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方式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或者抢夺、强拿硬要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等。
2. 语言欺凌
通过语言来侮辱、恐吓他人。例如,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的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口头威胁、恐吓他人等。
3. 关系欺凌
也叫社交欺凌,是指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例如,在班级里故意孤立某一同学,不允许大家跟他交往,或者阻止他跟大家交往。关系欺凌恶化了受害者的社会交往环境,使其陷于孤立、无助、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
4. 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来实施欺凌,主要是指在微信、QQ、网站研讨会等网络以及移动媒体上,恶意传播其他同学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这是一种新的欺凌形式,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三、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一)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过多的钱财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发生矛盾时采用宽容、理性、平和的解决方式,避免过激行为。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二)不做欺凌者
1.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请允许和接纳他人存在的些许不同和特别之处,请不要使这些“特点”成为刺向他人的利刃。
2.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三)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必要时可以报警。
四、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或老师,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五、孩子遇到欺凌,家长怎么办?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 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3. 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 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5. 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次伤害。
6. 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7. 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
学校牢固树立“以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加强法治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连云港高级中学反校园欺凌举报信箱设置点:高三教学楼西侧
连云港高级中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电话:学生部 81882887 校园警务室 81882824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