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2-01-27

浏览次数:

脑子又开始自动放歌了

“耳虫”确实存在,但并不是真的虫子,而是指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段不由自主地反复在某人脑子里出现的情况,也叫作“不自主音乐想象”,在口语中一般表达为“脑袋里粘着音乐”。有研究表明,虽然人们对“耳虫的感受度不一样,但几乎每个人都曾在某个时间受到过“耳虫”的侵扰。

回想一下,在无聊发呆的时候,在学习工作的时候,甚至在进行考试的时候,甚至在进行考试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不是总会不自觉地响起某一段旋律,并顽强地开始单曲循环,越想克制却越清晰?这其实就是“耳虫”作祟!

为什么会有“耳虫”出现?

1、被“趁虚而入”的自己

“耳虫”往往更容易在我们走神的时候出现。对某件事情的兴趣不浓、对达成某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不足,都会分散我们的专注度,从而让“耳虫 ”趁虚而入。

2、歌曲的原生“魔力”

不难发现,“耳虫”的来源,大部分是旋律歌词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比如《最炫民族风》。我们对鲜明的节奏、简单的歌词有着更好的记忆能力,因此,当遇见与歌曲内容相似的事物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与歌曲的“联结”,自动按下脑内的播放键。

3、“余音绕梁”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我们之所以会不自觉地在脑中单曲循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前不久刚听过这首歌,歌曲作为近期出现的刺激,会在记忆中更加突出,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

怎么才能赶走“耳虫”

1.提高专注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同时别忘了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有信心可以完成目标。

2.自觉远离洗脑神曲,大街小巷的音响和别人的外放无法控制,那我们就尽可能避免让自己听到“魔音”,尤其是在重要任务进行时。

3.不必刻意压制脑中的旋律,学会放宽心态,包容“耳虫”,让它自己溜走。

还有学者研究发现,嚼口香糖能够让嘴巴忙碌起来,从而干扰并阻止“耳虫”的产生,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不妨试一试。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