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1-09-20

浏览次数:

向羞耻和内疚宣战

羞耻和内疚是导致低自尊的主要情绪。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羞耻和内疚的感觉束缚在有限的人际关系和经历中,困在其中,度过一生。

羞耻和内疚截然不同。羞耻是我们自认为天生就在某方面低人一等时所感受到的情绪;内疚则与我们的行为有关,例如,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或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时的情绪。

这些不真实的、消极的情绪通常是被内心的批评声激发出来的,常会降低个体的自尊感,让人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磨灭了自珍自爱之心。我们要想克服羞耻和内疚,需要在这些情绪刚露头时就辨认出它们,然后揪出(在其背后支持和强化它们的)内心批评声。

向羞耻和内疚宣战

战胜内疚,需要挑战令我们感到羞耻或内疚的内心批评声。一个人越是善于识别并对抗这些破坏性的想法,就越能够自由地追求想要的生活。在辨识与内疚感有关的自我攻击时,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

这种声音与道德无关,它是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并且自相矛盾的。它会令我们在做事时自我设限,事后再来谴责这种自我设限,由此将我们置于一种“横竖都是输”的境地。

如果内心的批评声真的体现了道德,它就不会用讽刺和嘲笑的语气,也不会有严厉、惩罚的性质。这种声音中的“应该”和“理当”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压力,瓦解能量和行动力,而不是激发我们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所有人都曾体验过自我实现和自我设限之间的冲突,但通常意识不到正是羞耻和内疚将我们囚禁于这一冲突之中,将我们与过去捆绑在一起。洞悉消极思维与早年生活的关联,可以让我们对痛苦情绪背后的内心批评有更深入的了解。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