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1-08-31
浏览次数:
恐惧的习得,是20世纪被研究得最多的行为模式之一。现代恐惧研究要从大约100年前法国一位名为爱德华·克拉帕雷德的心理学家说起,当时克拉帕雷德在治疗一名患有罕见失忆症的女性,新记忆在她的脑海里停留几分钟后就会消失。每天克拉帕雷德医生都要和这位病人问好,并且进行一番自我介绍。一天克拉帕雷德像往常一样进行自我介绍,但在他和病人握手的时候,他在手心里藏了一颗图钉。第二天,病人又像往常一样向他问好,病人不记得昨天的刺痛,也不记得昨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当克拉帕雷德伸出手来。不知道为什么,她竟拒绝和克拉帕雷德握手。这个无法形成新记忆的女人竟然记得最近发生的某些事情——一种模糊的危机感让她有着对过去创伤的记忆痕迹。她并不能认出几个月来她每天看见的那张脸、听见的那个声音,但她记得恐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打开了大脑的“黑箱”,并绘制出了恐惧在大脑中的实际通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是纽约大学的约瑟夫·勒杜,他的方法是一种外科减法。
取一只健康的大白鼠,移除大脑特定的部位。如果你移除了某个部位,大白鼠仍然能够形成恐惧条件反射(如在提供声音刺激时,给大白鼠进行电击,那么大白鼠会对声音与电击产生联系,形成了恐惧条件反射),那么你移除的部位对于恐惧条件反射是不重要的。相反,如果大鼠停止了学习,你就移除了恐惧条件反射的相关部位。利用这种方法,勒杜发现了听觉丘脑与杏仁核的联结。
杏仁核是一个位于前脑的杏仁状区域。当勒杜移除大白鼠脑中的杏仁核后,大白鼠便无法再学会将声音与电击的恐惧联系在一起。随后的实验还表明,杏仁核中存在一个被称为“中枢核团”的关键部分,它与脑干区域存在重要联结,控制“战斗或逃跑”的自主功能,如心率加速。这里“战斗”指趋近危机或恐惧的行为,“逃跑”指规避危机或恐惧的行为。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