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1-07-13

浏览次数:

和焦虑做朋友

近日,有幸在“情绪之海”里徜徉,一边体验信息爆炸时代的“魔力”,一边学习如何拥抱一个不焦虑的人生,面对“焦虑君”来袭,我们该怎么办?

沉下来想想,焦虑着实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不管是哪种,“焦虑”已经绑架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在不同程度地扰动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仿佛进入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究其原因:或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赶上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节奏都变得太快。或许,这正是焦虑的根源所在?

当然,生而为人,我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追求生活的“稳定”。小到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认知和信念,大到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我们可控的事物,我们周边环绕的世界……我们都会希望它们是稳定的,具有一致性,可控性,这样我们才会感到踏实和安稳。

如果这种稳定被打破了,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会先感到无所适从,然后是恐慌,会怀疑自己的生活偏离了固有的航线。而在这个基础上,当我们发现,我们对这种“不稳定”无计可施,没有办法去进行把控,堪忧梦想即将落空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

而心理学上解释,焦虑的本质,实则是一种冲突 —— 我们都希望生活中许多事情是确定的,比如,我好好工作,就会很快升职加薪;我好好耕耘,就会在收获一片沃土;我好好做产品,就会有大量的用户增长。

但是,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不确定的。并且,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这种不确定性,而我们努力想把它们从不确定变成确定,这就产生了冲突。于是,焦虑被激活了。

再者,现实中,我们面临的选择太多,能作出的选择太少,带来焦虑;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所以引起焦虑;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太多,能把控的信息太少,依然是焦虑。

那么,这种冲突,焦虑,究竟是源自内心,还是外界强加的呢?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后者。

 如今大数据多媒体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非常年轻,成就斐然,一路上似乎没受过什么挫折,就算有,也只是成功路上的点缀。他们已经开始享受生活,每一天都过得光鲜无比,甚至有的已经开始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而我们却还在为生计疲于奔命。再对照一下自己,似乎“焦虑君”更执着于搅合得我们夜不能寐。事实真是如此? 或许仅仅是个幻觉? 还是我们真是那么“笨蛋无能”?

所有这一切,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遥不可及时,我们的心理落差就会越大。于是,我们感知到的世界就被拉扯成一个不真实的幻觉情景,于是冲突和焦虑上头,大脑日夜不停歇地运转 ——“你好,焦虑”?

既然生活中焦虑无时不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与焦虑和谐相处呢?

适当的焦虑,可以迅速锁定我们的注意力,督促我们做好手中的事情,刺激我们产生前进的动力,这是焦虑积极正向的一面。然而,过度担心和焦虑,则会让我们心烦气躁、情绪失控,身体不适或躯体症状,从而效率降低,陷入不良循环。

为了远离“焦虑情绪”,不过多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需要我们从关注自己的内心开始学习“正念冥想/一念之转”。问清楚自己,我想要啥东西、想做啥事、想达到怎样舒服的状态? 究竟是自己真心想要? 是受外界讯息影响? 还是被他人认为想要?......

要明白一点:过多的信息、选择、可能性,除了让我们陷入焦虑之外,别无他用。更重要还有一点,弄清楚现实中,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接下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将目光聚焦到更专注与垂直的方向,是有效减少焦虑感的方法,即,将思考和执行分离,保持对当下状态的专注。因此,先有了认知,继而减少焦虑的干扰,也就有计可施了。

简而言之,可以选择一份一周/两周/三周“抗焦虑”计划清单,随后立刻投入行动,再根据执行结果进行反馈与调整,这可谓是最高效的做法。也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思考-行动-反馈-再思考-再行动-再反馈,反复尝试多玩几回“PDCA循环游戏”直至被其“PUA”。在每一个阶段中,都保持极度的专注,不要给焦虑有任何可趁之机。

友情提醒:“被打鸡血”的时代,“焦虑君”来了,那些富有自救能力的人可以与“焦虑”保持和谐的相处模式之外,那些不具备自救能力者,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地面/网络)相助,请他们为我们的“焦虑君”开个处方,可谓当今更捷径有效的选择。

这里,给予一个常见自我抗焦虑“清单”——

第一,忙碌归忙碌,只要闲暇,多做感兴趣的事情,因为我们身体舒服自在了才能更好去“赚米”。比如听音乐、看电视、刷刷抖音、找个朋友聊聊天等,当专注兴趣之事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烦恼、焦虑等负面的情绪便会被兴趣的专注转化。

第二,每天一睁开双眼,就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种下心锚):今天可以有好心情/今天我可以轻松搞定我们工作等。带着这样强有力的自我暗示,不妨去体验,“我一定能行”和/或 "我一定可以轻松自如度过这一天"...... 其实,这也是在帮助我们增加自信,克服焦虑情绪呢。

第三,找到适合你的运动/活动方式方法。运动可以调节大脑中对抗焦虑情绪的化学物质,使人们的精神更加放松,心情更加愉悦,当感觉到焦虑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去想,可以去户外溜溜弯/跑跑步/跳跳舞,可以在家里做做正念/冥想/瑜伽,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远离了焦虑的情绪。

第四,学习自我疏导技能/功夫。可以照书本学/求助心理专业,比如,《控制焦虑》、《一念之转》等可读书籍,如果是轻度焦虑,完全可以凭借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改善,如果自我调节难以奏效,请求助正规医院/心理医生乃正确之选。

最后,大声喊出来:来吧 ——“焦虑君”,让我们做朋友吧!纵使你魔高一尺来袭,我自有道高千丈应对!




上一篇:阴雨总会变晴天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