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

发布日期:2021-06-07

浏览次数:

怎样学习才能更高效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到高效的学习。我觉得第一点就是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只有对某种知识某种技能感兴趣,我们才愿意在这门知识这门技能上花时间下功夫,而且乐此不疲、引以为傲,这也恰恰反映了我们的天赋所在。我们只有学自己感兴趣自己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才会事半功倍。

2.要能解决现有问题。

第二点是要能解决现有问题。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婴儿学会吮吸奶头或奶嘴,就是为了能够吃上奶能够生存下来;婴幼儿学会爬行站立和走路,就是为了能够自由的在世界上行走;我们学习说话,就是为了能够交流,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如果没有解决现有问题的需求,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你想学好某样知识或技能,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什么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你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

有了解决问题的驱动,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学习。有了主动学习,你的学习效率就会提升的很高很快。因为人只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保持有热情和专注度,同时,这是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内因!

3.要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三点是要在寻找底层逻辑和根本原理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我现在学习就是在寻找底层逻辑和根本原理上下工夫。比如说,我现在迷上了做菜。

在做饭时,我首先想我想吃些什么,然后,我就去找如何做我想吃的视频,跟着视频一步一步照猫画虎的做。做一遍做两遍做三遍,反正就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做这个我想吃的菜。

做完这个,我再试着做那个。后来我就发现家常川菜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现把食材切好,煮熟备用。然后烧油放入辣的火锅底料、豆瓣酱炒至红油冒出,最后将煮好的食材倒入炒好的底料之中或翻炒,或煮炖即可。

代表的菜品有水煮肉片、水煮鱼、麻辣香锅等等。当然这只是举例说明而已,毕竟要做好一道菜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我想借这个例子表明的是,所有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背后都有逻辑和原理的支撑。

比如,做菜的逻辑就是让食材变得色香味形俱佳,让人看见就想吃,一吃就爱吃;背后的原理就是让每一款食材都以它最容易表现的形态与调味料、火候等等发生综合反应,让食材体现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逻辑。

这就是在底层逻辑和根本原理上下功夫。只有找到底层逻辑和根本原理,才会找到这门知识这门技能的特性和用法,才可以做到触类旁通。老子曾说:“治国如烹小鲜”。

我不知道老子会不会烹小鲜,但可以看出老子是个触类旁通的人。他通过烹小鲜联想到治国,治国也是需要掌握火候的,过火容易焦,火候不到容易不熟。这就是触类旁通。触类旁通的基础是多接触、多实践、多思考、多类比联想。

能够做到触类旁通,才是真正的学习,也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