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连云港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4-05-29

浏览次数:

教研同行,试题共析—— 记连云港高级中学“以题促研、以研促教”第三次主题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高考备考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我校于5月20日、21日下午第一、二节课分别举行文科组和理科组“以题促研、以研促教”第三次主题教研活动暨“同做共研高三三模试题”命题解读主题教研活动。

语文组

首先,高一研磨高二原创试题。苏侠老师总结发言,阅读主观题出得极好,特别是小说阅读理解,小说客观题难度适中,有区分度,能够紧扣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小说环境、艺术手法等角度设题。主观题第一题以人物心理为切入口,勾连小说的情节以及人物。第二题情景设置合理。对于古诗文阅读部分,我们认为试卷在积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同时建议文言客观题从断句、实词含义推断、虚词角度考察具体知识或某种技能的掌握。文言主观题考查情境文字,很好勾连高一和高二所学内容,指向立德树人的宗旨。从降低难度的角度修改,可以注重下两道主观题的关联。

其次,高二研磨高三原创试题。张靖丽老师就语言文字与应用板块研讨发言,语言文字与运用涉及到了词义辨析,补写句子等几种题型;“语境+语义”类题目出现了不少实词意义辨析;题目形式多样,有实词语境义的含义解读,有特殊实词义的表达效果解读,有一句话中两个实词的比较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是没有固定套路模板。本次试卷题目让学生解读不同语境下“对”这一词的含义,因文设题,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让学生能够死死扣住情境(语境),就语境进行解读。补写句子和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语句的表达效果,一般受遣词造句、句式运用、表达技巧和语体色彩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学生找准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本次试卷考查了短句的表达效果,角度新颖,强化了语段语境中词语内涵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推论能力。情境补句是语言表达连贯知识中考查的热点及重点,该题型在多套全国卷中均有考查,可见考查的频率之“高”。补写句子题目的设题语段以说明文为主,表述严谨,内部层次性强,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让考生循序思考。语段内句子之间往往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前后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总的来说,语言文字运用题涉及考点众多,秉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体现试题命制的科学性和多样化特点。打破了以往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割裂式的、碎片化的考查方式,体现了综合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趋向。

再次,高三研磨高一原创试题。高闻婧老师认为高一年级的命题要更多地关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实用性,要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的自信发展;考试题目应该明确、清晰,容易评分,避免出现模棱两可、难以评分的情况;可以适当设置开放性题目,加强对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重视与其它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题型不要偏、难、怪,不出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试题不要太机械,题型要灵活;增加联系社会、接触生活的试题,体现人文关怀,以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试题应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试题要注重体现时代性,要贴近学生和社会,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的课程目标;题目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同时要积极探索使用新题型,要妥善处理各种题型的使用和搭配。

徐丽老师强调设置学科认知情境时,如果涉及语文本体性知识,对选文要全面了解。为适合检测,命题者大都会删改试卷中的选文,但绝不能断章取义,提供的答案要科学、准确。拟定答案要充分考虑到答案的开放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答案的边际,可以由此倒逼任务设计,任务本身既要让学生体现价值观和个性的差异,又要有检测定性的明确标准。     

最后,吴海军副校长强调了学校原创试题命制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具体题目,从试题命制内容、题型、难度等方面,对三个年级原创试题进行细致总结和充分肯定。吴校长指出,要认真研读新课标、高考评价体系及高考试题分析,把握好命题方向;要注重原创试题的创新性,创新题型命制方式;要关注情境设置,在筛选、精读最新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形成信息充足、语言精练、表述规范的情境素材,使其成为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展现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jpg

数学组

活动开始首先对高三三模试卷进行研讨。徐静、苗东云和王松保三位老师就本次三模我校考试情况,对教学启示、高考命题方向、试卷结构、命题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发言。

1.jpg

1.jpg

通过本次试卷和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境的设置,高考题强调无情境不命题;教学中既要课时教学,也要单元主题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既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的框架。

活动的最后针对5月各个备课组所命的原创试题的二稿进行打磨和研讨。

英语组

1.jpg

一、三模试卷共解读,讨论热烈灵光乍现

顾茜茜老师主持并开启本次英语组教研活动,首先就本次高三三模试卷进行分年级评析。

首先,高三年级组卢瑶老师和陶习莉老师基于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写作五大题型进行阐述。卢瑶老师主要针对阅读理解和七选五进行了解读。在分析本次高三三模学生阅读部分错题后,首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单词意思的不理解,学生只能见词不能解意,成为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其次学生对于阅读语篇的长难句未能有效解析,语篇结构未能有效解读以致于成为失分项。七选五题型中,学生对于行文逻辑未能把握导致所给选项与题目不能搭配。

陶习莉老师就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写作进行了剖析。基于完形填空题目反映出学生的单词积累还要进一步夯实;语法填空不难,主要考察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写作分为应用文和读后续写,应用文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审题要清;二是时态要清;三是衔接要紧。通过学生的读后续写反应出学生书写需要进一步提高。

1.jpg1.jpg

其次,高二年级组顾雯雯老师主要阐释对于教学的思考和反拨力。一是以不变应万变。词汇的积累与背诵默写需要常抓不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就阅读、七选五和完形提供策略指导;二是长难句分析。在授课阅读语篇、讲解周报阅读理解时候,学生大部分能够找到信息句,但是对于长难句翻译、分析上的偏差导致于正确选项失之交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分析长难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三是写作积累。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从平时做起,有时候应用文和读后续写中因为学生缺少了相关情境从而不知道剧情该如何开展,因此三模试卷对于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启示是多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活动,亲身体验语境,后续语言积累会更扎实。

最后,高一年级组王静婷老师和于维老师分题目给出了自己的阐释。王老师认为本次三模卷子关注思维品质,重视语境,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含量与水平。于老师则从题型本身特征进行分析,阐释了七选五、完形填空中的考点。随后,李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持续默读”教学方法,引起了组内激烈的讨论。

1.jpg1.jpg

二、原创命题再打磨,命题能力内化于心

在教学部指导下,三个年级备课组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命题一份完整试卷,三个年级交换做题后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给予修改指导意见,本次主要针对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写作部分进行二次打磨。

高三年级倪荣业老师主要点评高一年级原创命题:通过做题后,倪老师指出教师在命题过程中需要注意选项的排列布置,同时要注意选项的设置最好能够保持结构一致,再进一步细化选项设置。

1.jpg1.jpg

高二年级顾茜茜老师主要点评高三年级原创命题。顾老师主要基于题目选项设置分析原创命题:完形中很多题目都是词形辨析而非词意辨析;语法填空部分有的题目设置过密;读后续写根据原文和续写所给信息难以推出范文中的信息,整体内容贴合主题语境,可再进一步细化完善。

高一年级李珊珊老师主要负责点评高二年级原创命题:李老师指出有些选项需要斟酌,防止对学生做题时出现歧义,同时赞成有些选项非常具有思维含量。

最后,主持人顾茜茜老师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希望各位教师能够继续深研高考命题,将本次原创命题能够为后期所用,同时为之后的教育教学起到正向反拨作用。本次教研各位教师认真研讨,认真记录,研讨氛围热烈,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物理组

首先汪维成老师对2024年江苏省物理三模试卷进行分析。考查内容涵盖高中物理的各个主要知识点,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等。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难度分布合理,既有基础题也有提高题,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物理水平。高难度题目通常出现在非选择题部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在答题前需认真阅读注意事项,确保答题卡的整洁和正确填写个人信息。答题时需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如作图题需用铅笔绘图,计算题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模拟考试的目的。

三模试卷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旨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考试状态,为高考做好准备。

化学组

首先高三备课组针对我校本次三模考试情况,从试卷结构,命题难度以及学生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质量诊断与教学改进,切实提高应对高考的复习质效等新举措。同时也为高一高二的教学进行精准把脉,更好地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立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聚焦学生,聚焦课堂,瞄准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立足课堂展评,助力学生知识掌握,及时关注学生反馈情况,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接下来各个备课组针对所命名的原创试题二稿进行打磨和研讨。从题量、分值、客观题难度、填空题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出建设性建议。高三试题精准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注重学生亮点的多维度挖掘,有的放矢,培之以能,强之以心。高二试题贴近高考命题模式,题目针对性和系统性强,难度适宜,为下一阶段的一轮复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高一试题注重基础,旨在抓细抓实每一个复习环节,为接下来的化学学习夯实基础。

最后教研组长针对本学期各备课组要开展的复习工作提出几点要求:关注学生,运用学案,课堂互动,同时不断提升本学科建设中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科教学质效的凝聚力和提高教师执行力等。要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教学中去,尽心尽职,潜心钻研,精心呵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绽放自己精彩的人生。

 1.jpg

生物组

第一项任务是对高三三模试卷进行深入研讨。这一环节由施小雪老师担任主讲人。她首先对我校学生在本次三模考试中的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详细解读了考试数据,指出了学生在各个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并结合考试情况,分析了我校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思路不清晰等。深入探讨了教学启示,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为高三学生的备考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些建议对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成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她还对高考命题方向、试卷结构以及命题难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为老师们备战高考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分析试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项任务是对备课组之前所命的原创试题二稿进行打磨和研讨。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们围绕试题的命题思路、题干表述、选项设置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原创试题的命题应更加贴近高考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题干表述应更加清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选项设置应更加合理巧妙,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不仅对高三三模试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如何完善原创试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生物组将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贡献更多的力量。

1.jpg 

历史组

首先教研组长唐晓文老师提到三模试题难度偏易,但也暴露了复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客观题主旨概括能力不强,信息解读能力不强,时空观念淡薄,历史概念模糊,速度不快,准度不高。主观题出现依据不清,审题不准,视野狭窄,表述臃肿,书写随意等问题。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忙碌,这个忙由“心”和“亡”联合起来表示“神志丧失”,引申义为“因事多分心而无暇顾及条理”,可以理解为不用心的忙碌。其次是盲目:这个盲是“亡”和“目”联合起来表示“失去视力”,引申义为“形容模糊,不明事理”,可以理解为没有目标,不知所措。最后本质上就是解题建模、记模、用模熟练程度不高。所以要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内查漏补缺,据漏洞补时空意识、关联概念、知识结构。

针对高一高二的原创试题命题心得,备课组长胡继云老师和潘克显老师提到,首先要把握命题规律,注重体现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对试题的要求,如考察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历史试题要求科学性、严谨性;还要体现创新,把握试题命制切入的视角;最后注重细节,体现在试题呈现的方式(材料选择与处理、设问拟定、选项及答案编制)。

 1.jpg

政治组

首先,政治教研组长张远明老师就高考命题方向进行阐述。张老师指出“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的考查,而是将核心知识渗透于时政材料,借助创设情境来实现对考生综合素养的考察。张老师借助“扩大市场准入与提升消费者权益”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表达了高考命题需要考生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而非拘泥于模板。

其次,组内教师认真分析此次高三三模试题,并集中展开教学研讨。此次三模试题难度较之前模考有所提升,试题灵活度、区分度均有较好的体现。组内高三教师结合阅卷经历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反馈,集中说明当前学生备考过程中存在答题不全面、设问分不足,材料解读不精确等不同程度的问题。组内教师针对其中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的主观题集中研讨,分析试题的情境设置、学生有效得分点提升以及失分原因的全面解读。

最后,张校长结合组内教师的建议进行有效总结。以胡塞尔等现代解释学家的经典理论,从解释学的角度进一步解构了命题人的前见与试题文本生成的关系,并对高三复习备考提出了进一步的指导建议。

 1.jpg

地理组

活动首先由各位命题老师谈修改思路、解题思路与方法,随后教研组成员交流探讨。本次展示研讨体现了老师们在上一次活动后积极反思、修改,试题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体现在答案设置更加精准;题干内容更加简洁,科学,体现题目主要思想、意图;题干图片准确,图例图名完整;命题考察内容符合《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的学科素养、考察方向。

接着,老师们研讨高三三模试卷,关注试题中解题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绘图要规范,准确;读题要认真,紧扣问题的限定词、关键词,尽量使用专业术语答题,以帮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养成答题的好习惯。

1.jpg

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命题意识,推动了高考命题研究,提升了我校高考备考质量及命题质量,增强了试题对教学的指导性和反拨力。希望连高全体教师共同努力,锁定目标,提升信心,教学质量必将迈进新征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