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连云港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2-08-16
浏览次数:
我们用蒙古族最高礼仪,接待家访老师
高一 (9)班 吉俊昊
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连高的老师能够到我的家乡——博州博乐市家访做客,体验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了,我校家访团于7月5日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我家。家访团由民族部尹海生主任带队,进到家后,我和妈妈热情接待,请老师们品尝当地的瓜果。随后,老师们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还询问了我们对于新疆班工作的一些建议。校办惠主任、团委盼盼书记和派驻教师晓娟老师宣读了习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让我们一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家访交流之后,我们向老师们介绍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民族成分和饮食文化。该州包含13个民族,其中蒙、汉、维、哈、回是五个主要民族,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饮食也互相渗透,一餐一食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包尔萨克配铜锅奶茶是绝绝子,奶茶里面加入酥油、奶皮、炒米简直不要太香;肥美的面包羊腿尽显草原民族大块吃肉的豪情;清淡的椒蒿土豆丝溢出的是地域特色;蓝色的哈达配上一杯赛里木湖之梦,在蒙古族短调中,我们用蒙古族最高礼仪,深切地表达了父母和我对老师们关爱与栽培的感恩之情。家访进入尾声,老师们也充分表达了对我的殷切希望,邀请我的父母有时间能去连云港游玩,看一看连高学子的校园生活。
家访,在情感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学生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增进感情,交流的问题会更全面更生动更透彻。这次家访就像是一座桥梁,将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更将连云港与新疆联系起来,让我们心连心,“新”“连”心。
家校桥梁若是用心构建,再长距离也一样跨越
高二(2)班 胡嘉芮
以前,总觉得石河子和连云港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三千多公里,火车也要坐48个小时。直到那天,在返疆的火车上,得知了家访可能会去我家,兴奋与期待久久缠在心头,我才感觉到,如果心在一起,距离不是问题。
7月8日,我早早地就和哥哥来到店里等候,同爸妈一起为即将到来的老师们准备茶水、瓜果。当看到多日未见的尹主任以及同行的老师们时,我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欣喜与激动,何其荣幸,何其感动!
待老师们稍作休息后,我便和家人一起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起进行了党史学习,惠主任也告诉我,要利用暑假的时间积极到社区进行党史宣讲,将“雷锋车”的故事、开山岛守岛人的故事从连云港带到新疆来,也要常常为家人讲讲连云港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故事。将新疆的美好带到连云港,也要将连云港的特色带回新疆,这样便会扮演好纽带的角色,进一步促进新疆和连云港的交流。
尹主任对我过去一年的学习以及协助民族部所做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与认可,也指出了我仍待改进的方面。爸爸对学校两年来对我的培育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对学校的教育方式表示了肯定,同时表达了对学校今后对我的教育的期许。通过与老师们的交谈,我对于新高考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高三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规划,老师们的宝贵建议使我受益颇深。最后我也逐个向老师们表达了感谢,将不负学校、民族部的厚望,在最后一年里努力提升自己,为父母、为学校争光。
从小到大,我的堂姐们还有亲哥哥相继通过新疆班考上很好的大学,深受新疆班熏陶的我深知其政策的优势性,新疆班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学能够走出新疆,去到更好的城市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在连高的这两年里,我们享受着优越的教学资源,备受学校重视和关爱,无论是衣食住行、学习生活还是福利发放,我们在连高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如家一般的温暖。从领导到老师,再到同学,都对我们关爱有加,我们共同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家校的桥梁若是用心构建,三千公里也一样能跨越。相信连云港和新疆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民族团结之花也将长盛不衰!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