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12-16
浏览次数:
因为梦想而努力
尹海生,男,1969年11月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教高级,中共党员。一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开拓创新。
1993年8月参加工作,当年荣获市“爱岗勤学二十佳”称号,1999年9月获县“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称号。2000年8月调回母校房山中学工作,担任7年体育教研组长,2007年6月,荣获市高中组“体育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同年11月,再获省高中组“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市、县教育局分别送喜报嘉奖,2007年9月获市“教育系统爱生模范”称号。2008年8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优聘到东海县西双湖中学任教, 2008年8月,获市教育局“十、百、千工程百名教学能手”称号,2010年4月获“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首批骨干教师”称号,2011年1月获“333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称号,2011年6月在全县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8月又应聘到连云港高级中学任后勤部副主任,2014年8月任后勤部主任,2013年1月获市“勤工俭学先进个人”,同年12月,获市“教学研究与评价”专家库成员称号,2014年7月获市“521工程”培养对象,2014年11月获省“名师团送培到市”培训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2015年1月荣获“市节水先进个人”,2016年9月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在认真上课的同时,扎实做好科研工作,2010年8月,开发的“‘年级大班兴趣选项教学’在苏北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实践”荣获首届连云港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从教学能手比赛中“蜕变”》发表在2009年第11期《中国学校体育》上,2012年8月,《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发表在第8期的《新课程研究》,《体育课需要多点正面激励》于2014年2月获《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案例一等奖,2016年12月,《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几点思考和对策》发表在第12期《中学教学参考》上,参与或主持省、市课题多项。
作为班主任,能深深地体会到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重视、被关爱。平时总是鼓励同学们:“能把一件简单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把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都抱着必胜信念,永远争第一,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义感始终走在全校前列,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作为教研组长,能与全组同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先后在房山中学和西双湖中学成功实施了“年级大班兴趣选项教学”体育新课改,体育课面貌就此焕然一新,同学们欢呼雀跃,仿佛才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的魅力和乐趣。
作为教师,相信坚持的力量,始终坚持常态课教学,既教书又育人,所带班级在各项比赛中均名列前茅。加入到连高这个集体以来,一切从零做起, 2014年4月以来,带领体育组同仁成功举办了三届“校长杯”足球联赛,营造了良好的足球氛围。两次带队参加“省长杯”中学生足球锦标赛,荣获“优秀组织奖”。连续两年不负众望,勇夺“市长杯”高中组亚军,为我校夺得市校园足球比赛高中组一等奖并成功申报“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平时,认真实施“青蓝工程”,努力做到教学相长。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2012年11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培”研修学习,2014年7月参加了“特后”班学习,积极参加“体育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并作点评,多次参加省市“青蓝课程”讲座、示范课活动,受到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和赞许。
作为后勤部主任,始终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努力做好校长的得力助手,加强自身修养,不谋私利,以身作则,秉公办事。分管学校宿舍工作,两年吃住在宿舍,以校为家,让宿舍工作始终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分管食堂以来,定期对两家餐饮公司进行师生满意度调查,督促食堂自加压力,想方设法满足师生的用餐需求。几年来,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团结、带来后勤一班人,埋头苦干,甘当连高“贤内助”,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当然,我们也自知仍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不少,唯有加倍努力,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东方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518-81882819 学校邮编:222042 邮箱 lyggaozhong@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连云港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0402010068号 苏ICP备18036607号-1
推荐使用360/谷歌Chrome/IE10及以上的浏览器浏览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